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队伍建设 -> 法苑文化

怀揣法治梦,奋力向前行

  发布时间:2017-06-30 09:18:33


    首先,感谢院里举办的这次演讲比赛,这让我再次思考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,为自己的法治梦想继续加油、加油、加加油。

    我的法治梦想起源于高中时代,当时一名同学问我,这是(灋)什么字?我一看,怎么会有这么复杂的字。“这是个法字,三点水代表法律公平如水”。这几个字,透漏出宁静与包容,也显示出一种美好的愿望,这是我对法第一次感触。从此,我就对法律充满了敬意和向往。后来我选择了法学专业,并有幸考入我院工作。来报到前,父亲对我说:去了,得好好工作,凭良心办事。

    父亲的嘱托我一直记在心中,工作后我也时常反思:“凭良心办事”,对一名法院工作人员来说,意味着什么?

    意味着要“善良”?是的,法官应当是善良的。只有一颗善良、柔软的心,才能体会群众的疾苦,才能明白一场诉讼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:大多数群众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打官司的。当看着他们冒着严寒酷暑,一趟一趟的大老远跑来,那么的无助和无奈,我的心里就很难过,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。善良应该成为政法干警的一张名片,我们可以用这张名片把我们的人文关怀、把我们的司法温暖传递给他们,让法律的阳光照进他们心里。

    “良心”是个人情感的体现,“凭良心”则传达出对公正的企盼。“凡法事者,操持不可以不正”。我们一生中可能会审理上千起、上万起案件,但许多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只进一次法院,如果就是这唯一一次与法律的接触让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,让他们得到了一个自己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结果,这在他们的心中就会留下深深的伤痕。伤害了一个当事人,就多了一个不相信法律的人;而维护了当事人的一次合法权益,就会增加他对法治的信仰、对生活和社会的信心。

    对于一名法官来说,凭良心办事最终体现办案过程中,处理每一起案件时都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,辨法析理,“定分止争”。对于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,不能因为怕当事人纠缠就避重就轻,让他们觉得法官也认为这个事儿是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”,因为每一起案件不仅仅具有个案的意义,还对当事人和社会有价值引导的作用。“法者,天下之公器”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,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把天理、国法、人情有机的统一起来,解决人民群众对价值的困惑和制度的纠结,把我们心中的公正变为人民群众认同的公正,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。

    善良、公正是我的法治梦,责任、担当是一名政法干警应当具备的职业操守。一部法律的交响乐正在这个时代上演,我们法律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是让不和谐的音符与社会相和谐。让我们把法官的善良、公正,不断地传递给当事人,并通过当事人传递给社会。作为一名政法干警,我愿怀揣着法治梦,奋力向前行。

最后,请允许我引用一段的名句来结束我的演讲:

   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,而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。

    因此,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:

    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,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,在临终的时候,他能够说,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——为法治梦想而奋斗终身!

我的演讲完毕,谢谢大家!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